有这样一类宝宝,白天如常,入夜则啼哭,时哭时止,或每夜定时啼哭,甚至通宵达旦,中医称之为夜啼,俗称“哭夜郎”。有的阵阵啼哭,哭后仍能入睡,患此症后,持续时间少则数日,多则数月。中医认为夜啼常见病因证型有脾胃虚寒、乳食积滞、心经积热、惊骇恐惧等。前两者是临床最常见,其推拿手法如下:
脾脏虚寒:补脾经、推三关、摩腹、揉中脘。

乳食积滞:清补脾经(先清后补)、清大肠经、摩腹、揉中脘、揉天枢、揉脐、推下七节骨。

按语
1.本病需与不适、拗哭相鉴别。
不适:小儿夜间若喂哺不足或过食,尿布潮湿未及时更换,环境及衣被过冷或过热,襁褓中夹有缝衣针或其他异物等,均可引起婴儿不适而啼哭,采取相应措施后则婴儿啼哭即止。
拗哭:有些小儿因不良习惯而致夜间拗哭,如夜间开灯而寐,摇篮中摇摆而寐,怀抱而寐,边走边拍而寐等,要注意纠正。

2.病理性啼哭:哭声短促、尖叫样或嘶哑,时高时低,持续时间长,逗哄抱抚及喂奶不能平息。其中,平淡而持续,或烦躁而持久的哭闹多为炎症感染;暴发性、高而尖的啼哭为意外或剧烈疼痛;嚎叫式哭声是急腹症征兆;声调高尖,哭声骤起骤止提示颅内出血或脑水肿,也叫“脑性尖叫”。

欢迎随时咨询
时间:每周一至周五
8:00-11:50 13:00-16:30
地点:锦州市儿童医院儿保科针灸推拿室
咨询电话:0416-3856386

专家简介
曹震 主任中医师
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。现任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外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,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儿科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,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童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针灸学会、辽宁省针灸学会会员等。
专业擅长: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、小儿消化不良、便秘、厌食、夜啼、感冒、咳嗽、小儿肌性斜颈。针灸治疗面瘫、臂丛神经损伤、小儿脑瘫、孤独症、精神发育迟滞、小儿遗尿、产后尿潴留等。
出诊时间:
周一至周四 全天(8:00-11:50 13:00-16:30)
周五 上午(8:00-11:50)
编辑制作|党办 刘畅 艾迪思 安珊珊
供稿科室|儿保科 文|曹震 张林华 焦宇琪
图文校对|周冲 贾甜甜 王敬然 包卉 孙欣